白帝城的歷史典故
白帝城東依夔門,西傍八陣圖,三面環水,雄踞水陸要津,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。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,在山上筑城,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氣,宛如白龍,他便借此自號白帝,并名此城為白帝城。公孫述死后,當地人在山上建廟立公孫述像,稱白帝廟。由于公孫述非正統而系僭稱,明正德七年(1512年)四川巡撫毀公孫述像,祀江神、土神和馬援像,改稱“三功祠”。明嘉靖二十年(1533年)又改祀劉備、諸葛亮像,名“正義祠”,以后又添供關羽、張飛像,逐形成白帝廟內無白帝,而長祀蜀漢人物的格局。
白帝城原名子陽城,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所建,并在此屯兵積糧。公孫述有帝王之心,便令其親信先造輿論。不久城里城外就流傳起一條“重要新聞”,說是城內白鶴井里,近日常有一股白氣冒出,宛如白龍騰空,此乃“白龍獻瑞”,預兆這方土地上要出新天子了。
輿論造足了,公孫述便于公元25年正式稱帝,自號“白帝”,并改子陽城為“白帝城”,改城池所在的這座山為“白帝山”。公元37年,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發兵攻蜀,公孫述不敵,戰死。蜀人為記念為位“白帝”,特地在白帝山上修建了一座廟宇,并供奉“白帝像”。這就是現在的白帝廟,而白帝廟后來之所以名聲大噪,則是因為與三國英豪搭上了關系。
公元222年8月,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于東吳,兵退夔門之外。從此劉備一病不起,乃于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城(今四川奉節縣的夔州城)永安宮托孤于諸葛亮。約在唐代以前,白帝廟處就增建了祭祀劉備的先主廟和祭祀諸葛亮的諸葛祠。明代,公孫述的塑像被毀棄,廟內代之以劉備、諸葛亮、關羽和張飛的貼金塑像。從此,“白帝城內無白帝,白帝廟祭劉先帝”。
2006年05月25日,白帝城作為明至清古建筑,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。
- 相關信息
- ·白帝城武侯祠 觀星亭景點 2010-6-4 9:44:59
- ·白帝城托孤堂 明良殿景點 2010-6-4 9:24:55
- ·白帝城的歷史典故 2010-6-4 0:44:31
- ·了解白帝城景點 2010-6-4 0:01:53
國內旅游區域
北京出發國內特價線路
國內旅游目的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