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联赛一共多少轮|90比分即时足球比分localpc端|央视直播nba|阿森纳上一次英超冠军|中国竞彩足球官网首页平台下载

旅游網首頁>> 國內旅游 > 大足石刻 > 正文
即時信息:

大足寶頂石刻

信息來源:重慶旅游 更新時間:2010-6-11 瀏覽次   發送到郵箱  收藏起來

寶頂山位于大足縣城龍崗鎮東北15公里處,海拔527.83米。寶頂山摩崖造像始鑿于南宋年間,四周2.5千米內山巖上遍刻佛像,包括以壽寺為中心的大佛灣、小佛灣造像。

 

以大足大佛灣為主體,小佛灣次之,分布在東、南、北三面。巨型雕刻360余幅,以六道輪回,廣大寶樓閣、華嚴二圣像、千手觀音像等最為著名。

 

寶頂大佛灣處有川東古剎圣壽寺,創建于南宋。廟宇巍峨,雕梁滿目,坐落于山勢峻秀、環境幽雅的林木之中。寺側南巖為萬歲樓,這是一座造型別致的二層飛檐翹角樓閣。

 

寶頂石刻由號稱“第六代祖師傳密印”的趙智鳳于公元1174~1252年間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,歷時70余年,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,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。寶頂山摩崖造像重點保護范圍面積7.93公頃,一般保護范圍面積37.14公頃,建設控制地帶面積 53.30公頃。

 

圣壽寺依山構筑,雄偉壯觀。南宋趙智鳳創建,后遭元、明兵燹,明、清兩度重修。現存山門、天王殿、帝釋殿、大雄殿、三世佛殿、燃燈殿和維摩殿七重殿宇,為清代重建。建筑面積1631.68平方米。大佛灣位于圣壽寺左下一個形似“U”字形的山灣。

大足寶頂山石刻

崖面長約500米,高約 8~25米。造像刻于東、南、北三面崖壁上,通編為31號。依次刻護法神像、六道輪回圖、廣大寶樓閣、華嚴三圣、千手觀音、佛傳故事、釋迦涅磐圣跡圖、九龍浴太子、孔雀明王經變相、毗盧洞、父母恩重經變相、雷音圖、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、觀無量壽佛經變相、六耗圖、地獄變相、柳本尊行化圖、十大明王、牧牛圖、圓覺洞、柳本尊正覺像等。

 

全部造像圖文并茂,無一龕重復。小佛灣位于圣壽寺右側,坐南面北。其主要建筑為一座石砌的壇臺,高2.31、東西寬 16.50、進深7.90米。壇臺上用條石砌成石壁、石室,其上遍刻佛、菩薩像,通編為9號。主要有祖師法身經目塔、七佛龕壁、報恩經變洞、殿堂月輪佛龕及十惡罪報圖、毗盧庵洞、華嚴三圣洞、灌頂井龕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