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石樓
八大關景區(qū)花石樓是八大關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棟別墅,如果按近代歐式建筑傳統(tǒng)模式去套它,好像并不十分貼切。此樓建筑面積753.7平方米,院內(nèi)面積4.5畝。樓的主體共5層,頂層為觀海臺。
花石樓據(jù)說是1932年由一位俄羅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,它的建筑風格是典型的歐洲古堡式,又融入了希臘式和羅馬式的風格,也有哥特式的建筑特色。由于是用花崗巖和鵝卵石建成,故得名花石樓。花石樓主體共分五層,頂層為觀海臺,側(cè)有鐵尖頂。由圓形和多角形組合而成的建筑物正面造型,別致有序。而既可用于栽花,亦可用作晚間燃火照明的樓門臺階下花崗巖石尊,足見設計者之匠心。
相傳解放前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曾在此住過,也有老百姓說蔣介石也在此避過難等等,總之關于花石樓的傳說是太多太多。解放后,花石樓成為接待中外貴賓的館舍,門牌為黃海路18號。董必武、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在此下榻。
值得一提的是,花石樓前立著兩塊截然不同的標志牌。其中一塊花崗巖石碑,是青島市文物事業(yè)管理局于1984年7月27日設置的,將花石樓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碑上注明花石樓1903年由德國人所建。另一塊不銹鋼制作的標志牌,是1997年6月青島市旅游局設置的,注明199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將花石樓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而此牌記載的"花石樓"始建時間是1930年至1931年,由白俄貴族所建。出現(xiàn)這種不同的說法,究竟誰對誰錯,至今仍在進一步考證中。
花石樓與影視藝術頗為有緣,電影《神圣的使命》、《白霧街兇殺案》、《總統(tǒng)行動》等的內(nèi)外景拍攝都是在這里完成的。現(xiàn)在花石樓已對外開放。
- 相關信息
- ·八大關第二海水浴場 2010-7-16 10:27:55
- ·花石樓 2010-7-16 10:23:55
- ·八大關景區(qū)特色 2010-7-16 10:17:38
- ·青島八大關旅游景區(qū) 2010-7-16 9:50: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