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虛巖和御碑亭
玉虛巖是武當山三十六巖中規模最大也是最險的巖廟。位于刀劈一般的萬仞絕壁之上,這一巨大的巖洞,最高處18米,最寬處11.5米,分上下兩層,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。建有山門、齋房、道房和大殿。進入巖洞,隨處可見當年廟房的遺址、摩崖石刻和泥塑彩繪的神像,姿態各異,造型生動傳神。
在唐朝以前,武當山“歷代多隱居者”,那些高隱之士往往是“恨山不高林不密”,“惟恐閑名落人耳中”,多數是居住在人跡罕至的石室中。顯然,玉虛巖是當年他們隱居修道的極好場所。
據考證,玉虛巖內的巖廟始建于宋代,元泰定元年重建,明永樂十年又敕建殿宇。傳說,真武入武當山也曾在此修煉過,真武有“玉虛師相”的封號,故這里得名玉虛巖。
通往玉虛巖的路實際上是在條峽谷之中,行走其間需穿溪流、過吊橋、走棧道、攀石階。峽谷中林蔭濃密,景致怡人,美不勝收。穿行其間,大有“返樸歸真,回歸自然”之感。
紫霄宮中對稱聳立著兩座御碑亭,為明永樂十年敕建,坐落在高大石臺之上。亭呈方形,四方各開拱門。亭內置巨龜馱御碑,都是用整塊青石雕鑿而成。雕刻精細,造型逼真,形體完美,是世界罕見的石雕藝術品,極為珍貴。
御碑亭,是武當山各大宮觀必不可少的建筑之一,兩座碑亭分別置放兩通御碑,一是圣旨碑,頒布明成祖對武當山的管理規章;一是紀成碑,記述著永樂皇帝為什么要修武當山及其過程。
御碑亭是武當山明代建筑特有的,象征高等級宮殿的重要標志。據考證,御碑亭代表著中國銘文形式的重要的階段,亭中巨龜馱負御碑的雕塑,是由上古時的龜甲銘文形式演進而來,古人認為,只有巨龜才有資格向天下傳達重要命令。
- 相關信息
- ·武當紫霄殿 2010-6-9 15:09:02
- ·玉虛巖和御碑亭 2010-6-9 13:37:28
- ·武當山十方堂 太子洞 2010-6-9 13:25:51
- ·武當龍虎殿 2010-6-9 13:14:44
- ·武當父母殿 劍河橋 2010-6-9 12:10:35
國內旅游區域
北京出發國內特價線路
國內旅游目的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