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球联赛一共多少轮|90比分即时足球比分localpc端|央视直播nba|阿森纳上一次英超冠军|中国竞彩足球官网首页平台下载

旅游網首頁>> 國內旅游 > 馬王堆 > 正文
即時信息:

驚艷世界的馬王堆漢墓

信息來源:長沙景點 更新時間:2010-6-1 瀏覽次   發送到郵箱  收藏起來

馬王堆漢墓在長沙市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,漢墓陳列館現設在湖南省博物館院內。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挖掘出土。一號漢墓出土的女尸,時逾2100多年,形體完整,全身潤澤,部分關節可以活動,軟結蒂組織尚有彈性,幾乎與新鮮尸體相似。它既不同于木乃伊,又不同于尸臘和泥炭鞣尸。是一具特殊類型的尸體,是防腐學上的奇跡,震驚世界,吸引不少學者、游人觀光。女尸經解剖后,軀體和內臟器官均陳列在一間特殊設計的地下室內。

 

馬王堆漢墓的發掘,對我國的歷史和科學研究均有巨大價值,其出土文物異常珍貴。從三號墓中出土的帛書《五十二病方》,經考證,比《黃帝內經》(成書于春秋戰國時代)可能還要早,書中記載了52種疾病,還提到了100多種疾病的名稱,共載方280多個,所用藥物計240多個。這是我國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劑。《五十二病方》的發現,補充了《內經》以前的醫學內容,是一份非常珍貴的醫學遺產。


馬王堆三座漢墓共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,絕大多數保存完好。其中五百多件各種漆器,制作精致,紋飾華麗,光澤如新。珍貴的是一號墓的大量絲織品,保護完好。品種眾多,有絹、綺、羅、紗、錦等。有一件素紗襌衣,輕若煙霧,薄如蟬翼,該衣長 1.28米,且有長袖,重量僅49克,織造技巧之高超,真是天工巧奪。出土的帛畫,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描寫當時現實生活的大型作品。還有彩俑、樂器、兵器、印章、帛書等珍品。

馬王堆旅游景點


一號漢墓的彩繪漆棺,色澤如新,棺面漆繪的流云漫卷,形態詭譎的動物和神怪,體態生動,活靈活現,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。三號墓出土的10多萬字的大批帛書,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獻資料。帛書的內容涉及古代哲學、歷史、和科學技術許多方面。經整理,共有28種書籍,12萬多字。另外還有幾冊圖籍,大部分都是失傳的佚書。二號漢墓出土的地形圖,其繪制技術及其所標示的位置與現代地圖大體近似,先后在美國、日本、波蘭等國展出,評價極高,譽為“驚人的發現”。

 

根據漆器款識、封泥、印章等推斷,一號墓為利蒼之妻,二號墓為利蒼本人,三號墓則是利蒼之子,三座墓葬的時間相距約20多年。一號墓由墓頂至槨室深達20米。槨室構筑在墓坑底部,由三槨(外槨、中槨、內槨)、三棺(外棺、中棺、內棺),以及墊木所組成。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,厚30-40厘米,約1萬余斤。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,厚度達60-130厘米。棺內出土了一具保存 2100多年的完整女尸(利蒼的妻子辛追),尸體長154厘米,外形完整,全身潤澤柔軟,部分毛發尚存,部分關節可以彎動,許多軟組織比較豐滿,柔潤而有彈性。古尸內臟器官保持了完整的外形,相對位置基本正常。這是世界上已發現的保存時間最長的一具濕尸。